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 > 正文

刘备的甘夫人为什么屡次被俘,成为人彘?

甘夫人,《夔州府志》作名甘梅,沛国人,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,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。接下来趣前史小编就给我们带来相关介绍,期望能对我们有所协助。

甘夫人肤白如雪,容颜拔尖,也是三国时期比较闻名的佳人。在甘梅很小的时分,就曾有相士坦言这姑娘贵不可言,甘梅贵则贵矣,但生平阅历却非常崎岖。或许嫁给不普通的人,就注定要接受不普通的苦难。每当战胜,刘备必定弃她不管,自己先跑,所以,害的甘夫人屡次被俘,成为人质。走运的是甘夫人每次都能涉险归来,尽管没有明说,又岂知甘夫人心里的忧伤呢!

公元194年(兴平元年),刘备为豫州牧,住在小沛,纳甘梅为妾。由于刘备早年屡次丧偶,有人说他克妻,所以就没有以夫人之名娶甘梅,但实际上甘梅行的却是夫人之实。

这期间,有人送给刘备一个玉人,晶莹剔透,非常完美,让刘备爱不释手。有一次,刘备让甘夫人和玉人一同站在模糊的月色下,成果刘备竟然分不清谁是玉人谁是甘夫人,把刘备迷得颠三倒四,莫衷一是。所以刘备每晚与甘夫人同寝,必要把玉人放在身旁。日子久了,甘夫人就劝诫刘备说:“最初子罕不把白玉当作宝,《春秋》对其大加赞许。现在吴国和魏国没有消除,怎能把这种妖物放在怀里玩呢?荒*惑乱会发生置疑,期望你往后不要这样。”刘备听后,深感羞愧,所以便把白玉美人搬走了。被当世正人称为“神智妇人”。

甘夫人嫁给刘备,也算得偿所愿,按理说应该是过上使奴唤婢,金衣玉食的日子了吧,但甘夫人还真没过上几天安稳的好日子。

刚与刘备新婚不久,刘备便领兵征伐袁术,令张飞守下邳。这时住在小沛的吕布见有隙可乘便狙击下邳,张飞战胜,慌忙中丢下嫂夫人甘梅就逃走了,甘夫人不幸被吕布俘虏。刘备闻讯,回兵大战吕布,也不敌,只好败走广陵。在广陵又与袁术战,又败。不得已回来徐州依靠吕布,屯兵小沛。如此,吕布才把甘夫人送归刘备。

甘夫人回到刘备身边之后,被俘虏的惊慌还未散去,却发现刘备又娶了个美人,他便是富豪糜芳的妹妹糜夫人。甘夫人只好大度接收,况且那时大丈夫娶个三妻四妾也是很正常的呢。

不久,公元198年,吕布军中缺马,派人去河内购马。不料被刘备半路埋伏,连人带马都被被刘备给劫去了。据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注引《英雄记》记载:“建安三年春,布使人赍金欲诣河内买马,为备兵所钞。布由是遣中郎将高顺、北地太守张辽等攻备。九月,遂破沛城,备独身走,获其妻息。”

这次刘备又是战胜,只身逃走,甘、糜两位夫人都被吕布俘虏。

后来,刘备收拢残兵败将,求救于曹操,曹操大喜,由于能够乘机抢地盘嘛!所以曹操马上率军前往相救。曹操出马,吕布大北、刘备投降了曹操,甘糜二位夫人天然又回到了刘备身边。

原本曹操预备收吕布为己用,但刘备审时度势,乘机间言,力劝曹操除去吕布,急得吕布痛骂“大耳贼”。也是曹操一时模糊中了刘备的计谋,就把吕布给杀了。

建安五年,公元200年,曹操率大军攻伐刘备,天然刘备又是大北亏输,只身匹马投靠 了袁绍,丢下关羽只好投降了曹操,甘、糜二位夫人也成了俘虏和人质。后来,关羽千里走单骑,过五关斩六将,把甘糜二位夫人总算送到了刘备身边。关羽这一段尽管是演义,但成果仍是不差的。

汉献帝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亲身率军南下荆州。刘表次子刘琮即位后即不战而降,刘备发觉后,遣人去问刘琮,刘琮令宋忠召刘备宣旨。而其时曹操军现已抵达宛城,刘备听闻大惊,又耻杀宋忠,所以率众流亡。

曹操差遣曹纯带领五千声称全国骁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军。刘备军与民众十余万,粮食辎重繁复,行军缓慢,曹军虎豹骑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军,慌张中,刘备仅率赵云、张飞、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。

刘备令张飞去断后,张飞召集散卒二十余骑去长板桥断后。据《三国志·张飞传》记载:“飞据水断桥,横眉横矛曰:‘身是张益德也,可来共殊死!’敌皆无敢近者,故遂得免”。刘备集团才因而得免于难。

而此刻,赵云已回身杀回曹军,孤军独战,从如狼如虎的虎豹骑军中,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以及幼子刘禅,将她们救了出来,得以和刘备团聚。

尽管如此,曹纯战果颇丰,《三国志》记载曹纯“获其二女辎重,收其散卒”,一起捕获了徐庶的母亲,徐庶不得已,只得抛弃和刘备流亡,转投曹操。

随后刘备在刘表长子刘琦的协助下,栖息于江夏。

通过这一次劫难之后,甘夫人回到了刘备身边。本认为往后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了,但是没多久甘夫人就病逝了。年方22岁。这一年,是公元209年。

甘夫人终身为了刘备建功立业,屡次涉险,流离失所,也算人前高贵,但她的遭受也是不幸的,乃至是凄惨的。所幸的是生子刘禅承继了刘备的基业,做了蜀汉的皇帝,但更不幸的是刘禅又弄丢了蜀汉。甘夫人真是生也忧患,死亦忧患啊!

十几年后,刘备总算称带,树立蜀汉。他非常思念甘夫人、追謚她为“皇思夫人”,并预备往后让甘夫人与他合葬在一同。

刘备逝世往后,一向很尊重甘夫人的诸葛亮向刘禅上表,又追溢甘夫人为“昭烈皇后”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