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 > 正文

马嵬驿叛乱的首要意图是为了处死杨贵妃吗?为什这么说?

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迸发。次年7月15日,唐玄宗逃至马嵬驿(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)。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,并逼迫杨玉环自杀,史称“马嵬驿暴乱”。下面趣前史小编就为我们带来具体的介绍,一同来看看吧。

天宝十四载(755年),“安史之乱”迸发,叛军一路势不可当,次年攻破潼关,在长安现已无险可守的情况下,唐玄宗等人慌乱逃往蜀地,结果在马嵬驿遭受暴乱,宰相杨国忠等人被杀,杨贵妃亦被逼死。那么,“马嵬驿暴乱”的首要意图是为了逼死杨贵妃吗?必定程度上确实如此。

“安史之乱”唐玄宗慌乱出逃,“马嵬驿暴乱”杨国忠等人被杀

天宝十四载(755年)十一月初九,身兼范阳、平卢、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,以“忧国之危“、奉密诏征伐杨国忠为托言在范阳起兵发起暴乱。叛军一路势不可当,直捣京师长安,天宝十五载(756年)六月,叛军攻破潼关,长安门户大开,现已无险可守。

六月十三,唐玄宗带领杨贵妃姐妹、皇子、皇妃、公主、皇孙、杨国忠、韦见素、魏方进、陈玄礼及亲信宦官、宫人等从延秋门动身,连在宫外的皇妃、公主和皇孙都弃之不顾,慌乱逃离长安,一路向蜀地窜逃。

六月十四,唐玄宗一行逃至马嵬驿。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太子李亨发起暴乱,先在马嵬驿西门杀死杨国忠,并肢解了他的尸身,把头颅挂在矛上插于西门外示众,然后又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、秦国夫人。

之后,战士围住驿站,唐玄宗指令战士撤走,陈玄礼则回答说,“杨国忠谋反被诛,杨贵妃不该该再服侍陛下,愿陛下可以割爱,把杨贵妃处死”。唐玄宗本不忍,后在京兆司录从军韦谔和高力士等人的劝说下,最终将杨贵妃赐死。

杨国忠不只祸乱朝政,并且与太子李亨对立极大

杨国忠本名杨钊,乃是杨贵妃的族兄,其早年较为落魄,尽管身世弘农杨氏,但因年轻时放纵无形、嗜酒好赌而遭到亲族轻视。在杨玉环宠爱之后,杨国忠这才开端青云直上,在极短时间内敏捷升任宰辅高位,且身兼四十余职,一度大权独揽。

但是,杨国忠任相期间,擅权误国,损坏朝纲,不只大举扶植自己的实力,并且极为好高骛远,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,不只使不计其数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,并且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了灾祸,导致全国天怒人怨。并且,“安史之乱”的迸发与杨国忠和安禄山的对立不无关系,而这想必也是安禄山起兵时以“杀杨国忠”为标语的原因之一。

与此同时,太子李亨等人与杨国忠的对立相同极深。早在开元十六年(738年),太子李瑛被废杀之后,宰相李林甫曾极力推荐武惠妃之子寿王李瑁为储君,之后尽管李亨被立为太子,但李林甫和李亨之间的对立却就此迸发,两边尔虞我诈不断,而其时的杨国忠便是李林甫的忠诚翅膀,积极参与栽赃太子李亨的活动。

在李林甫身后,杨国忠逐步大权在握,而他依然是太子李亨的死对头。历经多年的尔虞我诈,杨国忠与太子李亨之间的对立极深,现已到了有你没我的境地。

太子李亨主使发起暴乱,意图便是为了趁机根除杨氏集团

太子李亨先后与两任宰辅的奋斗,导致他可以凭借的外力并不多,因而他的太子之路可以说极为险阻,乃至可以说是险象环生,或许也是这个原因,导致他后来对宦官李辅国等人极为重用。而“安史之乱”的迸发,则让太子李亨看到了翻身的时机。

其时,唐玄宗避乱出逃,悉数部队大约有3000多人,而光是殿后的太子李亨的后队人马就有2000人,其间便包含了禁军中的精锐部队——飞龙禁军。而太子李亨的儿子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则担任着出逃部队中的“典亲兵扈从”,这明显给太子李亨发起**夺权制作了千载一时的时机。

六月十四,流亡部队抵达马嵬驿,禁军将士由于饥疲劳顿,早有不逊怨言,这给太子李亨供给了有利时机。在与亲信密定之后,太子李亨便派亲信宦官说服了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,陈玄礼也以为杨国忠是“安史之乱”的元凶巨恶,天然表示同意,暴乱就此迸发。

李亨作为“马嵬驿暴乱”的主谋,其意图天然是为了炸毁杨氏集团,而杨氏宗族之所以可以青云直上,则是源自于杨贵妃的得宠,因而杀死杨国忠之后再逼死杨贵妃,便也就水到渠成了。而关于发起暴乱的禁军,包含依然忠于唐玄宗的陈玄礼来说,已然现已杀死了杨国忠,天然也不能持续听任杨贵妃留在唐玄宗身边,因而暴乱一旦迸发,杨贵妃便现已是必死无疑。

因而,从炸毁杨氏集团的视点来讲,杨贵妃作为杨氏集团的核心人物,说“马嵬驿暴乱”的首要意图是逼死杨贵妃,也没有错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