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 > 正文

战国七雄里,赵国为何是最终一个称王的?

依据《战国策》、《史记》等史料的记载,战国七雄,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壮的诸侯国的总称,通过春秋时期长年累月的争霸战役,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削减。在三家分晋后,赵国、魏国、韩国跻身强国之列,又有田氏代齐,战国七雄的格式正式构成,七国分别是:齐国、楚国、燕国、韩国、赵国、魏国、秦国。关于战国七雄来说,赵国是一个十分强壮的诸侯国,也只要赵国,可以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打开一场巅峰对决。不过,在战国七雄中,赵国的君主却是最终一个称王,也即直到赵惠文王在位时,赵国才正式称王。那么,问题来了,战国七雄中,强壮的赵国为什么最终一个称王呢?

首要,在战国七雄中,楚国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,这是由于早在西周时期,楚国就僭越称王了。在春秋时期,称王的楚国君主,更是和周王室平起平坐。在楚国之后,公元前334年,魏惠王带领韩国和一些小国到徐州(今山东滕县东南)朝见齐威王,尊齐威王为王,齐威王不敢单独称王,所以也供认魏的王号。而这,意味着魏国和齐国的君主正式称王了。在徐州相王后,公元前325年,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,同年,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。在此基础上,公元前323年,发生了五国相王这一历史事件。

就五国相王,指的是魏国、韩国、赵国、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,而且相互称王的历史事件。不过,关于五国相王中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,却在国内未选用王号,仅称“君”或许“主父”。关于赵武灵王这一称谓,是后来赵惠文王追谥的。由此,在战国七雄中,赵国是最终一个称王的诸侯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赵国之所以最终一个称王,首要是由于赵国在战国前中期比较微小。在五国相王时,楚国、齐国、秦国、魏国、韩国、燕国都现已称王。可是,赵武灵王以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,所以在国内未选用王号,仅称“君”或许“主父”。

在赵武灵**刚即位的时分,赵国还没有开端“胡服骑射”。关于胡服骑射之前的赵国,不仅在和秦国、齐国、魏国的比赛中百战百胜,比方魏国称雄华夏的时分,就差遣大军攻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,连林胡、楼烦等实力,乃至于身边的中山国,都常常侵犯赵国。正是由于赵国实力上的相对微小,所以,赵武灵王才在五国相王去除了“王号”。到了公元前302年,赵武灵王正式推广“胡服骑射”。通过这次变法后,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。而在赵武灵王逝世后,赵惠文王得以正式称王,并追封赵雍为“赵武灵王”。

最终,在五国相王中,与赵国一同“相王”的中山国是赵武灵王做梦都想消除的心腹之患。对此,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,承受“五国相王”而来的王号,根本等于与中山国一同参加魏国主导的联盟,这是赵武灵王不肯看到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关于中山国这一诸侯,在称王后就引起了齐国这一大国的不满。所以,赵武灵王之所以没有称王,也是期望消除秦国、齐国、魏国、楚国等大国的警觉,从而为自己推广“胡服骑射”构建有利地外部环境。换而言之,赵武灵王去除王号,无疑为明朝朱元璋的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供给了学习,浅显地说便是“闷声发大财”。

发表评论